智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洋水师八大著名军舰,曾威震东亚 [复制链接]

1#

1、定远舰

清末北洋舰队主力舰之一。北洋舰队旗舰。是当时远东最大铁甲巡洋舰之一。舰长99公尺,宽20公尺。排水量吨,速力14.5节,装甲堡35.6公分、炮塔30.5公分、司令塔20.3公分,主要兵器有30.5公分口径炮4门、5公分口径炮2门、其他炮16门、后膛连珠枪支。舰首左右及尾部配备鱼雷发射管3个。

年(光绪六年)订购于德国伏尔铿船厂,造价为.3万两库平银。年由游击刘步蟾督带回国,派为管带。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被指定为旗舰。以刘为右翼总兵统带。定员人。年9月12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由威海卫出发,为赴朝军队护航,17日由大东沟返航,与寻战的日本联合舰队相遇。12时50分,双方舰队接近米时,奉刘步蟾命以左舷炮轰击日舰,激战中先后击中日舰比睿、赤城、西京丸、松岛等舰,本舰中弹起火后,将士一面救火,一面奋战。直至下午5时30分左右,日舰队向南退去,尾追数浬而驶回旅顺。此次海战后,与其他各舰均困守威海卫军港。

年2月,日舰轮番攻击北洋舰队,与各舰多次击退日舰,2月5日凌晨迎击日本鱼雷舰时,被鱼雷击中,海水涌入舰内,舰体倾斜,勉强驶至刘公岛南岸浅滩搁浅,以舰上备炮守御东口。以舰体当炮台与各舰配合,抗击日舰进犯。10日,威海卫南北帮炮台和日岛均失守,舰上士兵伤亡严重,炮弹用尽,遂以鱼雷将船身轰散,以免资敌。

2、镇远舰

清末北洋舰队主力舰之一。是当时远东最大铁甲巡洋舰之一。舰长99公尺,宽20公尺。排水量吨,速力14.5节,装甲堡35.6公分、炮塔30.5公分、司令塔20.3公分,主要兵器有30.5公分口径炮4门、15公分口径炮2门、其他炮16门,后膛连珠枪支。舰首左右及尾部配备鱼雷发射管3个。

年(光绪六年)订购于德国伏尔铿船厂,造价为.3万库平银。年由刘步蟾等带回国。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被授为左翼总兵的林泰曾兼管带;定员人。年9月17日黄海大战中,在林泰曾指挥下,与定远舰配合,多次重创日舰。激战中中弹起火,水手一面熄火,一面争先杀敌。战至下午3时30分,只有两炮尚能施放,水手仍顽强战斗。5时30分许,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率舰向南退去,该舰尾追数浬后驶往旅顺。

11月,北洋舰队巡游渤海返威海,进港时正值落潮,雷标漂出范围,其躲避雷标时误擦暗礁,底板裂缝多处。海水涌入舰内,经水手努力堵塞,安然驶入港内。林泰曾忧愤自杀,改由杨用霖护理左翼总兵兼管带。定远舰中雷后,丁汝昌移督旗于该舰。与各舰配合,多次击退日舰进犯。终因弹将尽,粮乏匮,洋员与候补道员牛昶主张议降。杨用霖拒降,于年2月11日自杀。14日牛与伊东祐亨签订《威海降约》,从此该舰为日本所有

3、致远舰

排水量(吨)

船长(米)76.2

船宽(米)11.6

吃水(米)4.88

马力(匹)

航速(节)18

火炮mm*3/mm*2/57mm*8/37mm机关炮*6

鱼雷mm*4

装甲50-mm

乘员(人)

管带邓世昌

年8月4日,李鸿章收到电旨,命他按“济远”式样再订购四艘巡洋舰。当天他便向在欧洲的曾纪泽和许景澄发报,指令他们在所在国各自订购两艘巡洋舰。其中出使英国大臣曾纪泽即与英国海军部联系购舰事宜,英国人交给他两份说帖,一份论述“济远”之弊,指出该舰8项缺陷,一份介绍英国新设计的军舰,较“济远”有10项优点,它同年下水的英制智利巡洋舰“爱斯米拉达”号十分相似。于是曾纪泽遂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造两艘高速巡洋舰。

两舰由林鸣埙、张启正、陈和庆监造。其中“致远”舰年建成,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两。由神机营息借怡和洋行洋款及部拨各省捐款及江海、浙海、闽海三关药税厘款项支付。由于只在炮塔和舰身主要部位采用装甲防护,其余均用铁板覆盖,所以也被北洋水师称为“半铁甲船”。年6月25日台湾吕家望番社起事,围攻卑南清军大营。8月28日丁汝昌率“致远”、“靖远”抵达卑南,9月21日协助清军攻破吕家望。

致、靖两舰共伤亡副头目一名,水兵伤八名。致远舰参加了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海战中在管带邓世昌的指挥下,英勇奋战,在弹药告磬的情况下,毅然冲向日舰吉野,不幸被鱼雷击中锅炉而沉没于北纬39度32分,东经度34分的海面,管带以下人壮烈殉国,仅7人获救。战后,邓世昌之死震动了朝野,光绪帝闻其牺牲得极为壮烈,遂亲笔赐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又作诗一首云:“城上神威炮千斤,枉资剧冠挫我军;后来无道终许汝;致远深沉第一勋。”

4、靖远舰

排水量(吨)

船长(米)76.2

船宽(米)11.6

吃水(米)4.88

马力(匹)

航速(节)18

火炮mm*3/mm*2/57mm*8/37mm机关炮*6

鱼雷mm*4

装甲50-mm

乘员(人)

管带叶祖珪

清政府通过出使英国大臣曾纪泽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造的高速巡洋舰。年建成,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两,是致远舰的姊妹舰。年靖远舰随致远舰参加了平定台湾吕家望番社起义的战斗。靖远舰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弹,死2人伤16人。年2月9日,靖远舰被日军占领的鹿角嘴炮台发射的两发炮弹击中沉没。年被打捞起来后拆解。

5、经远舰

排水量(吨)

船长(米)82

船宽(米)12

吃水(米)5

马力(匹)

航速(节)15.5

火炮mm*2/mm*2/47mm*2/37mm机关炮*5

鱼雷mm*4

装甲50-mm

乘员(人)

管带林永升

年8月4日,李鸿章电令驻德公使许景澄在德国订造两艘巡洋舰。许景澄立即同Vulcan船厂磋商,要求修改“济远”设计缺陷,如升高穹甲、增加储煤仓、放大轮机舱。德国人提出,新军舰可设计成装甲巡洋舰,即除了保留原先的装甲甲板外,再在舰舷水线部位敷设立甲,此设计思想源于俄国A.A.波波夫的“海军上将”号装甲舰。年9月18日,许景澄与Vulcan船厂代办哈科斯他耳议定订购快船草合同,10月1日正式签订合同,向德国Stettin的Vulcan船厂订造两艘装甲巡洋舰。两舰由曾宗瀛、裘国安、黄戴监造。

经远舰和致远舰都是清政府花重金在国外定制的军舰,而且当时都属于世界上先进的军舰。经远舰甲厚抗击打,致远舰快速善攻击,两舰各有特点、相得益彰。北洋水师成军时,经远舰是致远舰的僚舰,两舰一起被编入了北洋水师。后来,邓世昌、林永升两位管带分别率领致远舰和经远舰参加北洋水师的训练、巡航等军事行动。

“经远”舰年7月建成,经、来两舰原定用于台湾及澎湖之防务,后留用北洋,并于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两。经远舰参加了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海战中顽强作战,终于不敌,沉没于北纬39度51分,东经度40分7秒的海面,管带以下人壮烈殉国,16人生还。

6、来远舰

排水量(吨)

船长(米)82

船宽(米)12

吃水(米)5

马力(匹)

航速(节)15.5

火炮mm*2/mm*2/47mm*2/37mm机关炮*5

鱼雷mm*4

装甲50-mm

乘员(人)

管带邱宝仁

清政府通过驻德公使许景澄向德国Stettin的Vulcan船厂订造的巡洋舰,是经远舰的姊妹舰。年7月建成,原定用于台湾及澎湖之防务,后留用北洋,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两。来远舰在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击中弹,死17人伤13人。

年9月17日,黄海大战爆发。海战中,邱宝仁与“来远”全舰官兵拼死作战,遂受重伤。“来远舱内中弹过多,延烧房舱数十间”,顿时“烈焰腾空,被猛火包围,但舰首炮依然发射,士卒奋力救火。此时,机器室内火焰升腾,不得已将通风管密闭,黑暗中由上甲板向焚火室传达命令仅靠通风管传话。全舰官兵不顾度之高温,始终坚守岗位,恪尽职守”。邱宝仁指挥全舰官兵一面抗敌,一面救火,终于将火扑灭,继续与敌博战。海战结束,“来远驶回旅顺之际,中西各人见其伤势沉重,而竟安然返旆,无不大奇之”。

年2月6日凌晨4时被日军第一鱼雷艇队偷袭沉没,舰中留守的30人遇难。邱宝仁被水手救上刘公岛。北洋水师覆没后,被革职。

7、济远舰

排水量(吨)

船长(米)72.1

船宽(米)10.37

吃水(米)4.78

马力(匹)

航速(节)15

火炮mm*1/mm*2/76mm*4/37mm机关炮*9

鱼雷mm*4/2艘舰载鱼雷艇

装甲炮塔.6mm/甲板.6mm/水线76mm

乘员(人)

管带方伯谦

清政府向德国Stettin的Vulcan船厂订造的巡洋舰,本来是作为“定远”级的三号舰订造的,后由于经费不足改为建造巡洋舰。年6月6日下水,年8月建成,同年10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600两。

济远舰在甲午战争中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丰岛海战中死13人伤40人,黄海海战中被击中15弹,死5人伤10人。海战后管带方伯谦由于临阵脱逃被斩,继任管带林国祥。年2月17日被日军俘获。

年3月16日加入日本海军,舰长平尾福三郎。年3月21日被列为三等海防舰。年11月30日在日俄战争日军攻打旅顺的战斗中在旅顺港外羊头洼即东经度04分50秒、北纬38度50分30秒的海域触雷沉没。济远舰于年5月21日除籍。

上世纪80年代初,有关方面曾组织打捞济远舰,出水了济远的后主炮。年国家旅游局拨款万元用于打捞济远舰,当年及年的两次打捞,共出水前主炮、速射炮、主锚等多件珍贵文物,经保护处理后,陈列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8、平远舰

排水量(吨)0

船长(米)59.1

船宽(米)11.85

吃水(米)3.96

马力(匹)0

航速(节)14

火炮(清)mm*1/mm*3/47mm机关炮*8

(日)mm*1/mm速射炮*2/3磅速射炮*8

鱼雷mm*2

mm*4

装甲炮塔mm/炮罩51mm/甲板51mm/弹药舱

乘员(人)

管带李和

福州船政局建造的第29号舰,为我国首次建造的全钢甲巡洋舰,代表了当时我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年12月7日安放龙骨,年1月29日建成,命名为“龙威”号,造价500两。

年5月15日和9月28日分别由林承谟和杨永年管驾出海试航,合格后于当年加入福建水师。10月20日在赴天津校验途中停泊上海,对抽水机进行维修。12月12日丁汝昌南下经过上海,勘验了“龙威”舰,决定将之调入北洋。年5月16日“龙威”舰加入北洋水师,改名为“平远”。甲午战争中“平远”舰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海战中被命中24弹,伤亡15人。年2月17日在威海卫军港,与其他受困清舰共十艘同时向日军投降,当时管带仍为李和。

年3月16日加入日本海军,年3月21日被列为一等炮舰。日俄战争时被编入第3舰队第7战队。年9月18日在日军炮击金州湾的战斗中在鸠湾海域触雷沉没。年5月21日除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