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未核准吴英死刑
称判死缓可能性较大
昨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核准吴英死刑,将案件发回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最高法经复核认为,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一审判决、二审裁定定性准确,审判程序合法。吴英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著名刑法学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储槐植说,复核结果表明,最高法认为吴英应改判死缓。
定性
集资诈骗罪要件成立
集资过程使诈
最高法查明,吴英在早期高息集资已形成巨额外债的情况下,明知必然无法归还,却使用欺骗手段继续以高息(多为每万元每天40-50元,最高年利率超过180%)不断地从林卫平等人处非法集资。
吴英将集资款部分用于偿付欠款和利息,部分用于购房买车和个人挥霍,还对部分集资款进行随意处置和捐赠。吴英个人花费集资款逾1000万元,拥有4辆宝马,还花费375万元购买法拉利跑车。
最高法认定吴英在集资过程中使用了诈骗手段。吴英隐瞒其资金均来源于高息集资并负有巨额债务的真相,并通过短时间内注册成立多家公司和签订大量购房合同等进行虚假宣传。
吴英非法集资对象为不特定公众。在集资诈骗的11名直接被害人中,除了2人在被骗之前认识吴英外,其余并非所谓的“亲友”。
判决
判处死刑
可不立即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给受害人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严重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危害特别严重,应依法惩处。吴英归案后,如实供述所犯罪行,并供述了其贿赂多名公务人员的事实,综合全案考虑,对吴英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
根据相关规定,最高法裁定不核准被告人吴英死刑,发回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律师
重审仍将坚持无罪辩护
对于最高法未核准吴英死刑的结果,该案代理律师杨照东表示“在意料之中”。“我始终坚持,吴英不构成集资诈骗,也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重审时我仍将为她做无罪辩护。”杨照东说。
杨照东说,吴英被判死缓的可能性很大,但无论如何审判,法院都应该有相应的解释。他说,应该感谢支持吴英、为吴英求情的广大民。
专家
吴英判死缓可能性大
储槐植今天上午接受法晚采访时说,复核结果表明,最高法认为吴英应改判死缓。最高法的裁决符合*策和实际情况。
储槐植说,这个案子是我国金融体制比较复杂的特定时期发生的事情,比较复杂,有特殊的背景,“我个人认为浙江高院最后判处死缓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储槐植介绍,死刑的执行制度有两种,即立即执行和缓刑。两者的前提是罪行极其严重,取舍的关键在于犯罪人是不是“罪大恶极”。他说,“从吴英案的卷宗材料来看,涉及的数额可以说是极其严重,但从罪前、罪中、罪后的调查来看,恐怕不能说罪行极其严重。”